专家分享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专家分享 > 正文

打造百年基业,这种能力比盈利更重要

发布时间:2020/7/14 10:19:12  来源: 

一、如何评价一家企业是不是“好企业”?


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


中国目前被认证的社会企业大概有400多家,其中300多家是被深圳慈展会所认证,有另外100多家是被地方认证,主要在顺德和成都。400家企业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,但也是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迅速增长的结果。


未来,社会企业数量增加是必然趋势,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。近年来,社会企业评级越来越关注企业效率的评价,在向善初心的基础上,也越来越看重企业的效率。


过度强调经济性是传统的企业价值观,过度强调捐赠公益性是传统的公益价值观,他们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地带,即企业的第三条道路,既具备企业属性,又以社会价值作为重要,甚至是首要追求目标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。


在美国,这样的企业被叫做共益企业,美国还有专门认证共益企业(B Corpataion)的机构。


社会问题通常有两种问题:第一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问题,第二是社会本身存在的问题。当企业试图解决这两种问题时,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机会。

——李梦军  

日本中央大学管理学博士

长江商学院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研究中心

高级研究员

联合国可持续性发展目标


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以下简称SDGs)是2015年9月25日,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,将指导2015-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和全球发展政策和资金使用。


SDGs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、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,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。首要目标是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永远消除贫困。


《哈评》百佳CEO评选中的ESG指标


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每年会进行全球百佳CEO的评选,我们就不只是看财务表现, 而是综合了环境、社会和治理(ESG)评分进行排名。过去4年的评选中,ESG分数占每位CEO最终总得分的 20%,今年我们对计算公式稍作调整,将ESG 比 例增加到了 30%。


这一调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:如今越来越多的基金和个人决定投资时关注的远不止财务收益因素。这种转变的一个标志是,2019年8月,美国181位商业圆桌会议(Business Roundtable)成员CEO签署了一份声明,宣布企业的目标不只是服务股东,还有员工、客户、供应商和社区等四组利益相关者。

二、共益企业三部曲


无论一家有规模的大企业,还是一个初创企业,都可以朝着共益企业的目标行动。朱睿教授和李梦军博士经过多年的调研,提出了共益企业三部曲的逻辑。


第一步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拥有共益价值观。这意味着企业要拥有利他精神,除了追求经济目标之外,也要为其他利益相关者,包括员工、股东、供应商、社区和环境等等负责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当他消费共益企业产品和服务时,最终决定消费选择的并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对理念的认同。


第二步、找到企业最擅长的基因与社会痛点相结合的地方。换句话说,如果所有的企业都等地震时去捐钱,那说明领导者其实并没有花太多心思。因为每个企业的基因不同,能够贡献力量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,如果能够在企业最擅长的地方跟社会的痛点找到结合点,并且发挥出最大能量,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第三步、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。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上,只在一把手的脑子里,不能落实到第一线员工身上,没有这样的制度保障,没有公司治理层面的重视,很难落实。


因此,企业要在在制度管理层面上做到确保价值观得以实现,企业治理就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,这也是朱睿教授和李梦军博士下一步研究的重点。


三、社会经济系统重要性

从好企业到好社会


大企业往往被推到是否向善的风口浪尖,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可得性启发的概念能够解释这一现象。因为我们每个人关注的信息其实是非常片面有限的,那些更容易被我们关注到的大企业,大家潜意识里会给设定更高的标准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大企业本身面临着更大的责任。


然而,商业伦理和行业标准并不只是大企业的责任。无论企业大小,都要共同维护。此外,今天小企业就是明天的大企业,而谁能够做大,除了商业模式以外,是否具有长期主义的商业价值观也至关重要。因此,商业向善的力量应该是未来好企业的一种共同标准。


企业不是一个个的孤岛,而是存在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,与人文、社会、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。好社会要有好人和好企业构成,而好企业要有好的理念和好的商业思想来支撑,当然也要有好的商业模式,好的产品。


未来,一个“好企业”需要有利他的价值观,能够坚持长期主义,有社会价值影响力,只有这样具有“共益”理念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,继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
  友情链接: 长江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和君咨询 北大纵横 培训前沿 总裁网 培训在线 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网 《培训》杂志 常人网 优仕达猎头 淘课网 中国管理咨询网